足球滚球技巧

图片
首页
>政务公开>足球滚球技巧>本地信息
如期上线!鄞州新增14条“最美上学路”

今天(8月28日)早上,鄞州区惠风书院的学生背着书包,踏上新改造的“宋韵上学路”。“抬头就能看到三星堆的青铜文明展,仿佛穿越了时空。”一名学生难掩兴奋。

记者了解到,当天,鄞州区惠风书院、钟公庙中心小学、李关弟中学、常青藤幼儿园和城园园区等14条“最美上学路”集中亮相。“真是太惊艳了!”特地前来惠风书院“瞧稀罕”的学生家长孔先生说。

从“安全路”到“文化廊”

“过去我们足球滚球技巧关注人车分流、路面防滑、排水优化等‘安全题’,今年,重点转向功能拓展和文化文明赋能。”鄞州区住建局市政设施保障中心主任史文焕点明了今年“最美上学路”建设转变的思路。

1.jpg

惠风书院“最美上学路”。本文图片 记者边城雨/摄

为了让每条路都能贴合学生需求,承载文化内涵,鄞州区住建局联合区文明办、区委党史研究室、区教育局、宁波博物院等多部门,深入14所学校开展“蹲点式”调研。结合各个学校的办学特色,精心打造“文化浸润式”通学空间,让原本只承担通行功能的上学路,蜕变为展现地域文化、讲述历史故事的“文化廊”,让文化魅力浸润孩子们的成长时光。

“一校一景”亮点纷呈

记者了解到,2025年鄞州区“最美上学路”亮点纷呈,每一条路都带着专属的文化印记。

当“宋韵鄞州”邂逅惠风书院的“最美上学路”,一条飘着书香的文化之路就此铺就。路上的“一平米博物馆”成了孩子们的“打卡点”。“吉金万里”青铜文明展、良渚文化海报色彩鲜亮,方寸空间里尽显千年文化的魅力。“今年我们首次和区住建局的‘最美上学路’民生项目合作,往后也会常把‘小小文物’送进校园,为孩子们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,真正把文化课堂‘搬’到上学路上。”宁波博物院陈列展览部工作人员陈钰琪介绍道。

钟公庙中心小学的上学路则是一片“清风天地”。墙上挂着学校的“钟廉”文化品牌、清廉宣传标语、清廉手绘作品……孩子们路过时,有小朋友指着画里的小故事问老师,“我们也要这样做吗?”清廉文化就这样在问答间悄悄住进孩子们的心里。

2.jpg

“最美上学路”上的“一平米书屋”

东湖小学的上学路藏着最贴心的“安全守护”。以前每到上下学,嵩江东路的校门口总挤满接送的家长。这次改造后,东门改造了700平方米的平整铺装,90平方米的连廊挡雨又遮阳。重新规划的路线更贴心,一侧直接连通东湖花园小区大门,不仅解决了交通拥堵的难题,更用细节营造出“儿童友好”的安全感,也让上下学的画面多了份文明有礼的温馨。

“沉浸式”体验获师生家长点赞

在鄞州区的“最美上学路”上,还藏着不少让孩子挪不开脚的“快乐小天地”。惠风书院24小时“不打烊”的“一平米书屋”是个会变魔术的“移动书架”,它和学校图书馆打通了“通道”,就算是节假日,也能随借随还,还可以让等待时间变成阅读时光。

3.jpg

惠风书院的同学们在“一平米”书屋借书。

“现在孩子一有时间就会拉着我一起读绘本。”惠风书院一家长笑着分享,原本只是接送孩子的普通路,现在变成了和孩子一起聊书中角色、谈故事的亲子共学时光。

路上的“甬小园”更是孩子们的“自然探秘基地”。绿化改造后的“甬小园”种着绣球花、满天星、桂花等本地植物,植物旁挂着彩色科普牌,上面写着“浇水小常识、植物土壤的配置”等小知识。上下学时,孩子们总爱蹲在园边观察,有的指着科普牌念给小伙伴听,有的轻轻摸一摸叶片,把自然知识悄悄记在心里。这让上学路多了份和花草“交朋友”的乐趣,更成了践行“爱护自然”文明理念的小课堂。

4.jpg

“最美上学路”。

“日后我们要以‘最美上学路’为阵地,把这里打造成更有温度的亲子阅读区和文明实践区。比如在书屋旁设个‘故事分享角’,再摆上‘文明小任务卡’……用小行动传递文明。也让上下学的10分钟,不只是赶路的10分钟,更是能收获知识、学会分享、传递善意的‘成长10分钟’。”惠风书院校长陈舒恩表示。

九载匠心耕耘,鄞州区69条“最美上学路”已成为城市文明的生动注脚。“最美上学路”不仅串联起家庭与校园,也串联起文化传承与文明新风。它让城市的文明底色愈发鲜明,让儿童的成长之路愈发安全,更让每一位鄞州人在日常出行中,真切感受到幸福感与归属感的悄然生长。

(甬派客户端记者 边城雨 通讯员 胡成燕 胡欣瑜)


 
【打印本页】【关闭窗口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