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“这套工具,老师今天送给你,希望你把红帮裁缝的技艺和精神继续传下去。”9月16日,奉化区江口实验幼儿园里,红帮裁缝非遗传承人王小方在上完技艺课后,将一套裁缝工具郑重地交到了一位小徒弟——江口实验幼儿园大二班幼儿姚川手中,正式开启大师小徒非遗匠心传承之旅。 这场别开生面的“非遗匠心课”,是2025年浙江省劳模工匠进校园“开学第一课”示范活动暨第五季“稚子牛”奉化少年劳动成长计划劳模工匠课堂中的生动一幕。 自2019年启动“稚子牛”少年劳动成长计划以来,奉化区持续推动劳模精神、劳动精神、工匠精神走进校园,遴选11个富有奉化特色、适合幼儿认知的代表性非遗项目,设立匠心基地,聘请劳模工匠入园传技。 今年的劳模工匠课堂活动中,11组“非遗小匠人”师徒代表集体亮相。奉化布龙、蓝印扎染、红帮裁缝、非遗剪纸等项目传承人与幼儿携手,展出三百余件由幼儿创作的非遗作品——奉化布龙小匠人舞动《原来奉化真的有龙》、陶艺小匠人捏出《何时归故乡》、纸艺小匠人折出《桃源深处有人家》…… 蓝印花布非遗传承人张剑峰感慨道:“这一年,我们通过‘双师制’教学,不仅教孩子技艺,更激发他们的探究与创新意识——这是非遗真正活起来的模样。” 全国先进工作者陈妙金、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周佳敏、全国技术能手蒋昕桦、凤麓工匠陈亮亮等四位劳模工匠也到现场,结合水蜜桃栽培技艺、射击、机械制造、布龙技艺等专业背景,向孩子们送上成长寄语,鼓励他们习得“耐心、专注、坚持、协作”的工匠品质。
|